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淮协作区期末联合监测高一(7月)地理试题于2025-07-07发布,目前趣搜题已经汇总了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淮协作区期末联合监测高一(7月)地理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,更多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网站。
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。
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淮协作区期末联合监测高一(7月)地理试题
C.第一次工业革命概况 D.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
【答案】D
【知识点】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
【解析】【分析】根据题干信息可知,该漫画发表于1885年,反映了当时随着统一的完成,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,德国加紧对外殖民扩张,要求重新瓜分世界,在全球范围内与老牌殖民帝国英国进行了一系列争夺,因而漫画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,D符合题意;
三角贸易是从非洲贩卖黑人到美洲,发生在16-19世纪初,排除A;
巴黎和会召开是1919年,排除B;
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,德国后来居上,要求重新瓜分世界,排除C。
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淮协作区期末联合监测高一(7月)化学试题
2、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淮协作区期末联合监测高一(7月)历史试题
11.(2024八上·邗江期末)在“走进分子世界”探究选择一种分子模型的活动中,李老师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,然后再注入染成红色的酒精直至充满,可以观察到分层现象(图a)。用食指堵住管口,将玻璃管反复翻转,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,发现刚开始时管内出现大量小“气泡”逐渐聚集成一个大“气泡”,“气泡”上升时会越来越大(图b)。最后李老师松开手,发现玻璃管被“吸”挂在食指上(图c)。
(1)将酒精染成红色,目的是 ;
(2)“气泡”越来越大,说明混合后酒精和水的总体积 (选填“大于”或“等于”或“小于”)混合前酒精和水的总体积;
(3)为了便于学生了解分子模型,李老师分别用细颗粒小米和大颗粒鹰嘴豆分别装满两个杯子(图d),接着将小米和鹰嘴豆混合后再分装,发现装不满两杯(图e),该实验 (选填“模拟”或“证明”)了分子之间有空隙,这里李老师运用了 (选填“控制变量”或“转换”或“类比”)的实验方法。
【答案】(1)便于观察实验
(2)小于
(3)模拟;类比
4、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淮协作区期末联合监测高一(7月)英语试题
1、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淮协作区期末联合监测高一(7月)数学试题
2、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淮协作区期末联合监测高一(7月)化学试题
(3)换用该木块面积不同的侧面置于水平木板上
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淮协作区期末联合监测高一(7月)生物答案
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淮协作区期末联合监测高一(7月)语文试题